中華黃庭禪學會2011.07. 01電子報
本期摘要
 

一、 主題文章:《圓滿當下》

還記得那張圓滿人生的拼圖遊戲嗎?所有的情緒,無論是你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只有接納,才能得以圓滿。這與你是否擁有高的處事技巧無關,也許外在事物的處理還需要重新學習,但只要懷著自利利他之心,練習與當下情緒能量共處的能力,在事件的當下,人生即得圓滿。

二、 關懷志工專欄:關懷志工心得

關懷志工培育計劃開展兩個多月了,大家是否有收穫呢?近期收到如雪片般飄來的分享,帶來了滿滿的喜悅與感恩。這一切都源於踏實的練習過程,讓我們一起來分享關懷志工們成長的喜悅。從本期開始,電子報開辦關懷志工專欄。希望大家以此為動力,在修行路上持續前行!

三、 誤會集拾遺:實相與功德

六祖說:功德只在法身中。那麼只要將身內氣機實相看清楚了,無論怎樣做事都擁有自在的能力了,就可以任意妄為了嗎?功德與實相是否相關聯呢,是否有實相就可以了呢?張講師為我們詳細說來。

 
圓滿當下 作者:智欽
 

常聽人說… 有人為了爭家產鬧得兄弟不合老死不相往來,而這種戲碼電視上亦是不斷地上演,每每聽到這種事情,為區區幾兩錢就把兄弟情誼拋到腦後的,總認為很不值。

但沒想到自己卻會成為劇中的主角之一。

導火線的起因是為了報稅,我告知弟弟,父親的名字可讓其登記做為抵稅,但需幫忙支付父親一年的健保費,這本是行之多年雙方默許的方法,但因弟弟最近工作不穩定,這筆健保費已是他沉重的負擔,故弟弟推說母親買的車子他都沒使用,所以他不要付。

當下的我聽起來卻特別刺耳,因為車子是父母要送我的,他卻認為是雙方共同擁有的。就在彼此計較的火藥味中,我氣憤地掛上電話。觀著黃庭緊緊、熱熱的感覺,實在很不好受也無法自在,而心中的言不斷地浮起,計較的心、苛責的心、被誤解的心、不被體諒的心…….種種的心皆在小我打轉,當下圓滿的課題似乎在等著我去面對。

解決此問題最快的方式,就是請父母裁示,把車子的擁有權清楚明白地告知弟弟,一解心中的不快;但……這是最圓滿的做法嗎?讓年邁的雙親來主持公道,那他們是何種感受,而這是做大哥應該做的嗎?這與我的初衷——家庭和樂、孝順父母似乎有很大的偏差,最後我決定與弟弟約好時間,當面好好溝通。當拿起話筒時,黃庭是那樣的緊,很難心甘情願的接受那氣血…..,我不斷地告訴自己,很養身,儘管來….試著去敞開胸膛接納能量,在這樣的忐忑中跟弟弟約好了商談的時間。

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逼進,心中雖然沉靜不少,卻也會憂心此事若處理不好,別說是情誼了,變成仇人都有可能,當我憂心時,黃庭變得沉沉、悶悶的。 如何圓滿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我察覺到,當想要圓滿解決問題的志立起來時,原來那控制我的氣血力量就變小許多。這一天終於來到,與弟弟溝通後得知,其對父母送車的行為很不能諒解,因為那是不公平的,也因此導致其對父母不若以往那麼關心,而我亦將我的想法告知弟弟;針對車子的公平性,在經濟考慮下​​我無法再買一台新車子給他,若其堅持我可以把車子讓給他而無怨言,只希望不要因為這小小的車子,破壞了兄弟的感情,而讓父母憂心。亦讓其了解父母對他的愛並沒有少,只是有些事情他還不知道罷了。邊說的時候我邊觀照內在,黃庭是時而緊時而暖,起伏的波動並不若表面上的那樣平靜。

跟弟弟聊開了以後,車子的事他已能釋懷,彼此的心結一掃而空,我黃庭內氣血漸漸鬆開,起伏頻率亦沒那麼快了,在談天的過程中還意外促成了弟弟的親事,之後的話題就在如何成家上打轉;這結果真是我始料未及的圓滿呀。

回想整個事件的過程,心情猶如洗三溫暖,緊、熱、鬆、暖不斷地變化著,往往話題內容一變,氣血也就跟著變化;一面談話一面觀黃庭還蠻有意思的,而從中亦讓我學習不少;感謝生活禪給我這個圓滿的課題練習亦感謝老婆從旁的支持。

這篇文章我掙扎了許久,才決定寫下來,原因是這件事在日後回想起來,總覺得起因是因為自己先有了計較心,而導致對方亦用相同的方式回報給你,自己並不是自己認知地那樣完美,當時心中許多的言產生時,才驚覺內心黑暗的一面,在不敢面對的情況下,往往以另一個言去詮釋它讓自己好過,例如在批判弟弟的行為時,其實內心亦知道過去的我,亦是時常與弟弟計較的,我常因弟弟不小心將車子弄傷而痛罵一頓,弟弟卻只能默默承受.....也常佔弟弟的小便宜,所以想想我真的沒有做好一個大哥的樣子。

黃庭禪,讓我覺知自己的舊習性是如何影響行為,並有勇氣面對自己認為不好的一面,並學習接受它,因此現在的我若一有不如意時我就會先觀著黃庭並告訴自己這只是氣血變化,而且是最好的練習,好好練習吧~雖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 ^_^ 但是只要去練習就會不斷有進步的,寫下此文章又讓我重新面對了自己,感謝黃庭禪……感恩!


本期目錄...

 
關懷志工心得 分享者:吳小玲
 

從2009年9月初識黃庭禪,到現在,轉眼也快兩年了。兩年來,自己在這門學問上兜兜轉轉,因為明白張講師所教的就是我所渴望的大道,所以從未離開;卻又因為懶惰,不肯吃苦,一直未得深入。

直到講師推出了關懷志工培育成長計劃。 4月6日我收到了郵件,心裡為之一動,但是因為心中存著一個不自信、怕承擔的"言",因此遲遲沒有申請。如此,過去幾天,終於耐不住內心的渴望,壯著膽子在QQ上聯繫劉大哥,向他請教加入志工後需要做些什麼。劉大哥告訴我,這是一個助力,禪院會開些書單、經典CD,還有日常生活的實踐,只需自己安排進度,如期回報就好。

在劉大哥的鼓勵下,我於4月12日終於加入志工培育計劃。本著重新歸零的心態,再度啟程。下面就說說自己實踐以後的感受。

1. 用心體會講師的著作與文章

在加入志工培育計劃之前,我已經讀過計劃表中所列的著作與文章。所達到的效果,不過是頭腦中的理解,讀完也就放下了。如今重讀,結合日常的練習,我突然發現一篇文章,你在頭腦中讀過,和在自己身上落實,那個差異非常大。

以《失落的內心》為例,講師在文中花了大量的篇幅,向我們解釋,人們的"內心"常與外在的境遇、腦中的思想、或身體的感受結伴同行,這三者成為阻礙我們找到"內心"的三根柱子。原先讀這篇文章的時候,只記住了三根柱子。隔上一段想起這篇文章,還會想,咦,是哪三根柱子呢?這就是頭腦記憶的後果。

如今,當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向內觀照的基本功後,這三根柱子自然而然就冒出來了。我可以很容易地感受到黃庭,然而不知什麼時候就會跑掉。當我覺知到自己跑掉時,稍加覺察就會發現,將我拉走的無一例外都是講師提到的某根柱子。這時,我才發現,講師早已原原本本地將自己親身的體會化作文字轉達給我們,而我們還要將這些文字重新還原為身中的體會,在自己身上落實,才能求得一個究竟的明白啊。

從開始學習黃庭禪到現在,一路走來,我在深愛這門學問的同時,發現自己在觀實相上似乎毫無長進,很是氣餒。當氣血上來的時候,我牢牢記住那三句話:放鬆​​肩膀,敞開胸膛,任其自在。然而,很多時候鬆也鬆了,敞也敞了,那個自在卻找不到。這時,又是講師的文章幫了我。在《知言》的補述中,講師指出了黃庭禪這個直指人心的法門所為眾生鋪設的五個階梯。其中的第三步"觀照氣機實相的訓練"正是我卡殼的地方。講師明確指出,此時要對著那個貪嗔習氣的"浪頭"提起真知,對著"浪頭"踏實地去做觀照實相的練習,在失敗中求取真知,才會進步!沒有清晰地看到"浪頭"之前的練習,都是囫圇吞棗式的練習。讀著這篇文章,我心中感慨萬千,眼眶泛紅,講師將自己走過的路原原本本地告訴了我們,我們能跟著這樣的明師學習,開啟慧命,實在有福!我將按講師指引的方向,學而時習之,堅定紮實地走下去。

2. 學經典,正心性,長智慧

基於黃庭禪的因緣,我對國學萌生興趣,並於今年年初開始讀經。請回《易經》、《詩經》、《黃帝內經》、《論語》、《大學》、《中庸》、《孝經》等經典,安排好進度,本著不求甚解、先親近經典的態度,每天花半小時到一小時朗讀,半年下來,收穫頗豐。至少,在我聽講師的經典CD時,在講師引經據典、旁徵博引時,我能夠從中聽出那些熟悉的句子,宛如碰見熟悉的朋友般會心一笑,進而透過講師字字珠璣的講解,明白句中真意,心中了然。

講師說過,經典就是聖人走過的路,其中有內聖外王的道理。內聖之道就是如何護持我們的本心本性,養浩然正氣,成就金剛法身;外王之道則讓我們學會如何應對進退,做出應有的功業。確實,自從開始跟著講師學習經典後,在外在的人事上有了很清晰的認知和選擇,原先很多內心的困惑自然而然有了答案。

譬如育兒,我們這一代人在童年時普遍接受的是傳統教育,輪到自己當父母了,希望跳脫這樣的老路,於是開始學習愛和自由的理念,然而過程中常常感覺缺少一個主軸,面對很多具體的情境,拿捏不準。 《易經》中說:"蒙以養正,聖功也",而對這個"正"的把握我之前並不明朗。直至我看到講師說的一切以養生為原則,心中豁然開朗,再無糾結。原來就是這樣簡單啦,只要把握住這個原則,必要的時候金剛怒喝也無妨嘛。

時下,很多父母忙著帶孩子學鋼琴學畫畫等,希望培養孩子的一技之長,即便是周末仍奔波於各個課室,難得放鬆。我看著難過,自己也有些茫然。這時,我開始聽講師的《論語》,他對"君子不器"精闢闡述,讓我豁然開朗。才幹再強,仍是形而下的學問,他日歲月不饒人,必有窮盡處。形而上的學問貌似無用,卻能使我們的生命延續到無窮。正如至聖先師孔子所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技能不是不可以學,但是要分清輕重緩急,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生命的主軸上才是。

加入志工計劃前,我草草聽過講師的一些CD,心中就有一個感覺:講師說來說去都不離一個宗旨,就是看清黃庭中的實相嘛。之後,我開始聽《誠》,不過是《大學》中簡單的一句"知至而後意誠",講師竟然闡釋出如此深刻的道理,聽後心裡豁然開朗。在實相上定要加一個"志",有了志,心才有向上造化的力量,也才有成己成人的力量。誠之時義大矣哉!這不正是講師在《知言》的補述中所談及的第四個階段,在一塵不染的本心上建立起德行來嘛!如此看來,修行豈是修一顆空空如也的心那麼簡單,那麼無趣!

所以,要多聽講師的經典,其中的微言大義,足夠我們受用一生。感謝經典,感謝講師,讓我如此清晰地看清生命的主軸,內心通達,心中喜悅。

3. 課程複訓,校準方向,找對感覺

很多人以為,我上過黃庭禪了,知道是怎麼回事就可以了吧。然而我的親身體會是要不斷複訓,每次都有新的收穫。正如講師所說,黃庭禪這門學問有點深,它是一道練習題。只有不斷練習,才有可能找到那種對的感覺。回到課堂中,能夠幫助我們校準方向,對這門學問有更加清晰的體會。

就以我三次上一階課程的體驗來說。 2009年9月第一次,在一句禪的環節,我經受了巨大挑戰,莫名的傷痛和委屈噴薄而出,淚如雨下。當時小隊輔抱了抱我,提醒我放鬆肩膀,敞開胸膛,迎接那個能量,然而黃庭中只有那個緊縮的痛感,還有因情緒暴露導致的一絲羞澀感,當時我根本無法做到把情緒當能量看,心中是抗拒的、壓抑的。 2010年6月,再度回到一階課堂,一句禪的環節剛剛開始,我的眼淚就流下來了,然而這次多了幾分自在度,我一次次體驗著,終於在努力放鬆肩膀、敞開胸膛後,體會到幾分胸中能量釋放的感覺,然後內心升起一個慈悲的感覺,暖暖的。今年6月,再度經歷這個環節,我突然抓住了那個用黃庭去覺知黃庭的感覺,讓自己有八九分專注在內,完全地敞開胸膛,結果胸中只有湧動的能量沒有任何情緒的罣礙,這股能量放射到肩、背、頭等部位,身體熱呼呼的,全程喜悅暢然,原來無論是什麼能量,都能如此養生。那一刻,我體會到上天的慈悲,體會到生命的暢然、清真,美之至矣。

正如講師所言,很多人都是對著整個胸膛進行囫圇吞棗式的練習,還無法抓住黃庭中習氣的"浪頭",而這一點才是我們要精進的方向。還記得課堂中那隻小鹿嗎?沒有認準方向就瞎跑,後果不堪。一次次回到課堂中,就是為了讓我們校準方向,找到對的感覺,不至於跑偏。

4. 堅持每日功課,自利利他,開啟幸福人生

自從加入關懷志工培育成長計劃後,因為有了一個助力,自己不敢像先前那般偷懶了,認真地打坐、聽經典,並在生活中多了幾分向內的覺察。大概兩週下來,有次碰到一個大概半年未曾謀面的朋友,她見了便說我狀態變好了,還好奇地問我最近在學什麼。我那時才發現,做好自己有多麼重要!

其實,我正是講師所說的那種怕吃苦的人,但是,真正有志於修行的人就不能怕吃苦,必須在心中立起那個"志"來,才有可能嚐到"煩惱即是菩提"的真樂。一周前,我給自己定了功課表,堅持每天早上先做30個下蹲,然後站樁半小時,再靜坐一小時。晚上如時間許可,待孩子睡下後,爭取再靜坐一小時。

站樁時,汗水從頭頂滴滴答答地往下流,地板上積出一灘水,過程中看著黃庭的氣血,做知言的練習,常常會被三根柱子拉走,覺察到就馬上拉回來繼續觀黃庭。

原先靜坐時,當我放鬆髖部後,尾椎部分就立不住,腰有點塌,這幾天突然覺得有股氣立住了它,怎樣放鬆都沒塌回去,腰部暖暖的。講師說,養氣半月可驗矣,我不過才執行了一周,就有了切身體會。

同時,我還體會到,修行是時時刻刻不離身的,正所謂"道不可須臾離也"。站樁、靜坐、聽經典之餘,在生活的時時刻刻,都要護持自己的本心本性,在每個當下學著讓能量自在,而這個是我們最容易忽視,也最難做到的。

黃庭禪就像一盞心燈,照亮了我的人生,我清晰地知道了生命的方向在哪裡,應該如何到達。回到生活中,在和家人、朋友相處的過程中,我都會忍不住將這門學問分享給他們。然而,我的切身體會是,在照亮他人之前,一定要記得先點亮自己。當你的光芒越來越強時,對周邊的影響自然越來越大。

婆婆已經62歲了,在我的影響下,她也開始站樁。開始時老人家能堅持十到十五分鐘,到如今已經能站半個小時了。由於她體會到了站樁的好處,因此每天堅持不輟,我高興地稱讚她為"上士"。

今年6月的珠海課程,正值端午節前夕,我給遠在家鄉的爸爸發了祝福短信,告訴他我要封閉四天學習黃庭禪。爸爸回覆我說:"小玲,坦率說我不希望你學佛通道,趁著年輕要做出一番事業,照顧好老人和孩子。"我想爸爸或許誤以為我在走燒香拜佛的路子,於是我告訴他,我學的是國學經典,孔子之所以成為我們​​的至聖先師,正是因為他在道學上的成就。爸爸看到後終於放心了。今年下半年正好要回趟家鄉,是時候和爸爸面對了,讓他好好看看我,了解了解我們的中華禪。

何謂事業? 《易經》有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講師目前所致力的,不正是這樣一份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的大事業嘛!有緣跟著講師學習,與一大群同道中人共同前行,何其有幸!感恩!


本期目錄...

 
誤會集拾遺:實相與功德
 

問:六祖說【功德在法身中】,就是一個人的存心是好是壞,必定在法身中刻下印記。好的存心就能使他的法身充滿陽氣,壞的存心就會使他的法身充滿陰氣。那麼如果一個人他有能力把自己心頭的氣機實相看得很清楚,了無罣礙,但他的價值觀卻與仁義禮智完全背離,此時他按自己錯誤的價值觀去做一般人眼中的壞事,心中卻也很暢然、很舒服,那麼觀照實相所獲致的法身功德還會存在嗎?

張講師答:古人有一句話叫「福至心靈」,意思是有益眾生的功德累積多了,周身的陽氣就充沛,這時要來覺悟心性的實相,就有厚實的基礎,而顯得格外的容易了。等心性的實相純熟了,再加上時時秉持著為眾生吃苦奉獻的志向,那麼陽氣便能由內心緩緩升起,而與積累而來的福氣、正氣相交融,那麼這個人徹頭徹尾都是浩然正氣,裡裡外外都是金剛法身了。

如果把這句話反過來說,也可以說是「福不至,心不靈」。一個人如果自以為有一個如如不動的心,卻盡幹一些壞事去傷害他人,他的業力將越來越厚,福德將越來越薄,法身的陰氣將越來越重,此時就算他有觀照內心實相的能力,心中好不容易生出的一點點微陽來,但面對身內身外襲擊而來的重重陰氣,那就像一點點的火苗碰到滔滔的江水一樣,那點微陽立即就要覆滅的。這種人既使不斷的觀照實相,充其量就像在泥中奮力洗衣一樣的,終究徒勞無功!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想要有大的開悟,必要去累積大的功德,奉勸諸位修真之士腳踏實地的去行功立德,千萬不要以為有一點觀心頭照實相的能力,凡事都可以如如不動,就想要投機取巧,持著這個心去縱行私慾,甚至去巧取豪奪。光這點心機已是陰氣重重,何來的實相與正氣可言,這只不過是自欺欺人的技倆而已。

論語有段話,提供給諸位想要真修的人參考吧: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譯:修行的知識已經完全了解了,但仁義的行為卻沒做到,這樣雖然暫時看起來有些收穫,但終究還是會失去的。修行的知識已經通透,仁義也能做到,與人應對卻不莊重,那麼眾生也沒在他身上學到什麼是恭敬的心;修行的知識已經通透,仁義也能做到,與人應對也能保持莊重,而動容周旋卻沒有恰中最適當的節度,也未盡善盡美。)

因此,修行實際涉及諸多層面兼顧,才能獲致圓滿的結果,觀照心頭的實相只是為修行確立一個正確的起點而已,接著實際去利益眾生,去落實仁義禮智信,並且修正自己的言行以為眾生表率,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修養。唯有內外皆圓,才能在法身之中長養出渾厚的陽氣來,這豈只是懂得觀照內心的實相,或故作如如不動的樣子就可以的呢!

本期目錄...

 
最新活動訊息與張講師新作
 

初階二日禪:

上海:2011/7/01~02(6/30晚上開始上課)

初階三日禪

中嶺山:2011/07/08~10 (8日早上8:00到10日下午4:30離營)

中嶺山:2011/08/19~21 (19日早上8:00到21日下午4:30離營)

中嶺山:2011/09/10~12 (10日早上8:00到12日下午4:30離營)

昆明:2011/07/15~17 (15日上午8:00報到,17日下午4:30離營)

進階二日禪:

上海:2011/7/03~04(2日晚上開始上課)

進階三日禪:

中嶺山:2011/09/23~25 (23日早上8:00到25日下午4:30離營)

張講師YY國學講座:

原則上每週四晚上8:00~9:00 舉行(若遇講師出差則順延/詳情請參黃庭禪網站

張講師新作

.     張講師新作:「找回失落的自己」 -- 李茲出版歡迎訂購) 

編輯推薦:
曾經試過打坐的人大概都聽過,打坐時腦中不能胡思亂想,不能存在任何思想,但這有可能做得到嗎?這個想法的源頭就是佛家的「無念」一說,無念應該解釋成「不要有念頭」吧?難道不是嗎? 《找回失落的自己》作者張慶祥講師居然說我們這樣理解大有問題,不但想錯、作法錯,而且還錯怪了聖賢高僧。因為我們誤解的名詞還真是不少,讀張講師這本書時可能會一直驚呼連連,但講師另外的一個重要提醒是,當你被嚇到時,去觀察你心輪中的能量變化,這樣你就已經做到「活在當下」了,猜到了嗎?活在當下絕對不是教人,吃飯時專心吃飯,寫報告時專心寫報告……(文/李茲文化總編輯吳玟琪)

. 「論語CD」已全套出版了(歡迎訂購

.     戀戀澎湖彎電台-- 專訪張講師側錄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張講師「靜禪班講師時間」側錄:安心之道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五常(仁義禮智信)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張講師「靜禪班講師時間」側錄:活在當下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張講師YY國學講座系列」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楞嚴經-第九卷(一~二) 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孔子家語(一)~(十一觀週上)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孟子(四)~(七)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論語選集(一)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春秋」已PO網站(歡迎下載)(歡迎下載

各期電子報下載:黃庭禪各期電子報線上查詢網址

 
中華黃庭禪學會
http://www.htz.org.tw
各期電子報下載: 黃庭禪各期電子報線上查詢
投稿或心得分享: idro.joan@gmail.com; 1004898501@qq.com
歡迎轉寄與分享: 點選轉寄電子報連結或直接轉寄此封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