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黃庭禪學會2011.10. 11電子報
本期摘要
 

一、主題文章:《辨忠》

這是一個講究平等與個性的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下,"忠"這個字,似乎有點為現代人所​​輕視。這其中有一個大大的文化斷層,才導致了我們對"忠"的深切誤解。文章作者對照經典,結合生活,發現以往對"忠"的種種誤解,卻正是我們現代企業管理,家庭關係最需要補充的部分。

二、經典故事欣賞:陳蔡絕糧(一)

經典當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典故,之所以能流芳千古,是因為通過故事映襯出了真理的存在。本篇故事就是孔子傳道生涯中較為有名的一篇,全文較長,本報將分期刊登。

三、誤會集拾遺:尋找安全感

有人說:人從離開母體的那一刻起,對這個未知的世界就充滿了恐懼。因此終其一生,我們都在尋找依靠、尋找安全感。然而,那些能想到的依靠似乎總是不足夠,又或者總也追尋不到,到底真正的安全感在哪裡呢?

 
主題文章:《辨忠》 作者:李國草
 

忠經辨忠章裡,講師講解了楚國時代申鳴的故事。

申鳴至孝,遵從父命去往楚國就任丞相,三年後白公叛亂,並劫持申鳴父親相脅,申鳴盡忠殺了白公平亂,後痛心父親已亡不能盡孝,自刎而死-------------忠孝兩全之事蹟。

嘆服申鳴的忠與孝,那是怎樣的一股浩然正氣啊,聽後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記得早期接觸黃庭禪的時候,對於講師詮釋的:將情緒當能量,全然的接受即能解脫煩惱,心中嘆為觀止,全然折服。但也曾有疑惑:就算心全搞定了,可外在事情還是要處理啊。 "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外在好多事情,自己還是不知道該怎麼樣去辨別,怎麼樣去做才算是合理啊。甚至幼稚的想:要是有人做壞事的同時也能觀內心自在,那他不是可以造惡人類的同時提高自身造化嗎。後來慢慢聽講師的CD和問題解答,才明白「實相」的觀照只是把污穢的心地打掃乾淨的手段,而其德行有多大格局,則以五常「仁義禮知信」的存心有多圓滿來論造化成就的。

從春秋聽到忠經,感覺講師已經把我們帶入了入世或者治世法的層面。總記得春秋里隱公元年裡,春,王正月的故事。歷史背景為:惠公雖喜愛恆公,臨終前仍接受了群臣的諍諫,立隱公為君,隱公深知父意,一心想傳位於恆公,故事以恆公殺兄奪位告終。在我看來,隱公不貪國位,孝父愛兄,大君子啊。可講師詮釋的隱公卻是不正的寬仁之志,不僅成恆之惡,而且揚父之惡,只能算個好行小惠而失大禮的小人而已,並列舉了一大堆的例子向我們說明"可以與,可以不與,與傷惠"的道理。講師的詮釋再次讓我目瞪口呆,卻又不得不心服口服。我發現原來有那麼多的義理我從來就沒明白過。

聽忠經的感覺也一樣,按照我以前的理解,忠就是對上級,對父母的絕對服從。聽了講師的CD,才發現我完全誤解了忠的意思。忠指的是內心時時不離一個利益大眾,公平無私的核心主軸。而非我想的阿諛奉承,絕對服從等等。不禁回想自己在單位的言行是否符合忠。以前我一直認為自己算是個好職員了,雖然對自己的工作算不上熱愛,可是上班時不遲到,不早退,工作也算認真,領導佈置的任務按時完成,背後不議論領導是非,我以為這樣就算合格了啊。現在對照忠經,我發現自己真的做得很差啊,我對我的大君,小君都很少諍諫,因為以前都不知道對領導的忠還包括諫,並且也不願意得罪人,所以對他們犯的有些錯誤,基本都是冷眼旁觀。而且我要帶著一小隊人工作,從來就沒有過揚君的言行,我以為把工作做好就行啦,揚君不是拍領導馬屁嗎。還有,我基本都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單位的利益之前啊,若讓我為了單位的利益而放棄自己的利益,我就會覺得委屈。這麼一回想,我既不爭諫也不揚君之善,更是很少大局為重,真的不是一個合格的員工。

想想講師也是用苦良心,總怕我們因對忠的誤解拂袖而去,而失去這麼好的一個學習機會,硬是將忠諫章提前詮釋。我也才明白原來忠不僅包括諫,而諫又分為譎諫,戇諫,降諫,直諫,風諫,還需要注意"夫諫,始於順辭,中於抗議,終於死節。 "原來諫是這麼有藝術啊,回想自己以前要么就不諫,萬一要諫都是無一例外的對人直諫,且基本都是開始就抗議,對於別人的尷尬還渾然不覺,發現自己做人真的是很呆板,很無趣,並且真的離忠有很遠的距離啊。

每次聽講師講解國學,都能收穫滿滿,對照自己的言行,才發現自己有那麼多需要學習和進步的地方,在學習的同時,內心總是會充滿了喜悅,真的希望在講師的帶領下,自己能在國學的世界裡盡情的翱翔,也能慢慢的,一步一步的懂事起來。


本期目錄...

 
經典故事欣賞:陳蔡絕糧(一)
 

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拜禮焉,路出於陳蔡.陳蔡大夫相與謀曰孔子聖賢,其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病,若用於楚,則陳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

楚昭王知道孔子的德行聲望非常的高,很希望見見孔子,看看能不能有機會讓孔子這位聖賢給楚國提供些治國的方針。孔子想要去看看有沒有可以為百姓服務的機會,就啟程前往路上,沿途必須要經過兩個國家,一個叫陳國、一個叫蔡國。孔子走在路上,剛好在陳蔡交界,陳蔡大夫就在那邊起了計謀了,說孔子這一位聖賢才高八斗,智慧非常的深遠,他每次有評論的地方,都切中諸侯缺失,如果楚國聘請孔子,孔子在那邊當官,那麼陳國、蔡國恐怕很快就會被楚國給併吞了。這純粹是小人心度君子腹,坦白講如果孔子在楚國出仕,陳、蔡才安全,任何國家都安全,因為他提倡是一個王政一個仁政,而不是一個霸道,所以陳蔡大夫就私下出了一些兵,然後跟孔子對距(距離的距就是抗拒的拒是一樣的)。

孔子不得行,絕糧七日,

這就是著名的陳蔡絕糧,孔子被困住走不動了,因為外面被兵給圍住了,兵手上都拿著刀槍,隨時只要一有閃失就要出人命的。官兵困住不讓孔子他們走,他們可以吃的都吃完了,然後餓了七日,叫絕糧七日,各位你曾經餓過幾天?

外無所通,藜羹不充,從者皆病.

外面的糧食進不來,藜羹那個"藜"是野菜,煮的湯叫藜羹,連最起碼的野菜湯都喝不到啦。從者皆病,那個病,倒不是生病的病,是餓倒了。跟從的那些學生都餓倒了,這一場很重要,孔夫子是個聖賢,聖賢下面哲人有十哲,四配十哲,四個聖人,孔聖人、亞聖、复聖這四個,然後十哲,十哲都差不多是當時陳蔡絕糧跟在旁邊的,沒有叛變,然後跟孔子之間有一段對話還有一段心路歷程。老天爺考人是這樣考的,你要成個哲人要不要給你題目呀?這個題目肯定是性命交關的,你看被兵圍起來是不是性命交關?逃不逃?有沒有跪地求饒?有沒有放棄你的氣節?等等,這樣就慢慢考出來…

孔子愈慷慨講誦,

絕糧了,從者都餓倒了,孔子越是慷慨激昂在那邊講課,平天下大同之道,

講弦歌不衰,

還在拉琴唱歌,孔子那個時候很老了,大家都餓得半死,外面兵荒馬亂,拿著刀拿著槍對著他們。我常常在想,如果我們是孔子那時候,外面被圍起來,有一個學問被誤會了,人家誤會你要叛國,然後兵荒馬亂把你圍起來,你的學生都餓倒了,怒目嗔視,火爆的眼神看著你,心裡可能在想都是你,如果不是為了你今天也不會這樣…對不對?他還在那邊講誦慷慨激昂,還在那邊拉弦,我在想如果我們在當時的情況被我們碰到,我們不跪地求饒才怪。

乃召子路而問焉,

你看孔子在那種性命交關的時候,還有時間還在那邊關心學問,他要測測學生的程度,就召了子路過來說:

曰:「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

說詩經有一句話說:又不是犀牛,兕就是犀牛,也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率是奔波,為什麼你我會淪落得跟犀牛老虎一樣,在這個曠野上奔波呢?這意思就

是說,當官也當不成,要推行學問也推不成,也沒有時間在私塾裡面講學,你我師徒今天跟野獸老虎一樣奔波於曠野,我們又不是野獸老虎怎麼會淪落到這樣呢?他越講子路心越酸,他這是故意講的啦。

吾道非乎,奚為至於此?

你看這句話很故意:我想我教學教這幾十年,是不是我學問有問題呀?我們怎麼會淪落到至此呢?這個不講還好,一講子路更火大,子路本來就很火了。

子路慍,作色而對曰,君子無所困,

子路餓得滿腔怒火,心裡想說都為了你這個老頭子,讓我們整個師兄弟在這裡性命都快丟了,作色就是很憤怒的眼神,回答說:我聽說君子是不可能這麼困窮,君子是人人愛戴的,怎麼會這樣?

意者夫子未仁與,人之弗吾信也;

我在想啊,夫子你在教仁德、仁義,我看你本身並沒有仁德哦,或是仁德可能未純熟哦,不然人家怎麼不信任我們呢?你教仁德人家都會喜歡,肯定是不會被困的,因為君子大家都喜歡,而我們今天到哪裡都被排擠,我看你的仁德是個問題。

意者夫子未智與,人之弗吾行也.

我在想你的智慧也有問題,不然人家怎麼不認同我們所提倡的東西?子路很生氣,各位你實際去想當時的情境,一個徒弟每天對著師父是很恭敬的,性命相關的時候,餓得眼冒金星的時候,開始生氣了,你看這個氣節,人的氣節在危困的時候會不會生變?那真是會生變的,沒有考一考是考不出真實材料來。

且由也,昔者聞諸夫子,

況且我子路(由就是子路),我曾經聽過夫子親口講過這個話,什麼話呢?

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

說這個天地有因果定律,做善事的人天就會給他福氣,不做善事的人,天就給他禍殃,天地間有這樣的真理。

今夫子積德懷義,行之久矣,奚居之窮也.

如果夫子你以前說了這句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對的,那夫子你自認為一輩子積德懷義對不對?也行之幾十年了,為什麼到現在還這麼窮困呢?這個話是譏諷的意思,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定理嗎?是你說的喲,言外之意是說,恐怕你的學問大有問題,我看你講的每一句話都可以懷疑吧,各位呀,他真的是餓得眼冒金星了。孔子就說話啦,我們看孔子怎麼說,我特別喜歡這二十章在厄的這一章,這令我非常感動,我們看在這個性命相關的時候,孔子跟徒弟之間怎麼對答…

(欲知孔子如何精彩對答,且聽下回分解)

本期目錄...

 
 

同學問:人常缺乏安全感,雖知道要去追尋人生真理,但在尋道的過程中,人很容易被拖回到以往的習氣中,因為待在原來習慣中,感覺比較安全。但這也阻礙著我們的進步,請問該怎麼辦?

張講師答:真理是宇宙間永遠生生不息的規則,在自身而言,也是自身造化足以成就永恆佛果的規律。世上唯有「真理」才能提供你永恆的安全保障,除此之外,任何其它自認為的安全保障都是短暫的,或是心理安慰的假象而已。

世上有太多人認假為真,自以為已經找到安全的保障,而那份安全保障不是寄託在財物上,就是寄託在享樂上,要不然就是寄託在一個習慣上,而遲遲不肯做任何改變。然而當時間一到,就會發現他以前所認為的保障,其實本身就是最為無常的東西,它連自身都難保,又如何能保證你的永遠與安全呢?

那就像莊子裡面的一段寓言:

有一種苟且偷安的東西,就好比是寄生在豬身上的蝨子,他選擇住在豬脖子上的鬃毛區域,就自以為是廣大的宮殿庭園了。或是選擇住在豬的後腿灣曲處的縫隙中,或是藏在乳溝或股溝的夾縫中,就自以為是找到最安全有利的完美依靠了。殊不知有朝一日,那屠夫鼓起雙臂操刀殺豬,並拿著稻草木材,升火準備烤豬的時候,那自以為找到安全避風港的蝨子,勢必要與那隻豬一起被燒個焦黑的。這就是錯認危險為安全,終究要為自己的淺見而危險呀!這也就是世俗所謂苟且偷安的人啊!

世上所有的聖哲都鼓勵人們追求真理,這不是因為它是"真理"而已,而是因為它能提供唯一、真正雋永的安全,所以它才值得我們放棄一切去追求。而真理之所以能提供雋永的安全,是因為那個真理的特質就是能「生」!真理具足生生不息的功能,也具足快樂解脫的特質,如此才能提供給你真正長遠的安全依靠,而這個完美特質,此刻就在存在每個人的身中,只是它常被人們的七情六欲壓迫得毫無喘息的空間而已。

你所追尋的真理,最重要的是自身的真理,而不是萬物的理,因為萬物本就走在該走的道路上,無需你去操心的。你所當追求、當導正的是你本性的理,你當致力於使本性中生生不息的造化機能再度顯現,那才是你雋永的安全依靠。

人們常感覺不安,而不安是常常感覺到有失去某些東西的危險,反過來說,人們唯有在確定它從此不會再失去時,才能有真正的放心,才有真正的安全可言。而古聖先賢之所以在萬不得已時,什麼都可以不要,一心一意死守善道,正是源自於對自性真理的透徹了解後,醒悟了只有護持著自身性命的本真,才有可能得到雋永的依靠,只有在自我性命中有了成就,才不會因外在環境的改變,而再度把我的收穫剝奪一空的關係。因此他們寧可捨小取大,勇於改變現況,放棄那些有害的習慣與傷身的享樂,看淡本來虛無的聲名與財富,犧牲假我的一切,以確保真我的雋永與安全。

分辨得出這個本末大小的,我們稱他為有智慧的人,

堅守得住這個本末大小的,我們稱他為有氣節的人,

而本末大小不分,或不能做出正確取捨的人,我們就稱他為短視愚癡的人了。

因此,有智慧正是因為他選擇了真正長遠的安全的享受,而不是叫你什麼都不能擁有;有氣節正是因為他選擇了可長可久的作為,而不是什麼都不做。可以享受、可以作為、可以長久、本身俱足,才是真理的所在,也是雋永的安全所在。其餘身外的財富名利畢竟只是過客,時間一到它終必潰散,若執迷這些以為安全,何異那隻寄生在豬身上的蝨子呢,有朝一日必將與之俱滅的。覺醒吧!


本期目錄...

 
最新活動訊息與張講師新作
 

初階三日禪

瀋陽:2011/10/14~16 (14日早上8:00到16日下午4:30離營)

成都:2011/10/21~23 (21日早上8:00到23日下午4:30離營)

中嶺山:2011/11/11~13 (11日早上8:00到13日下午4:30離營)

中嶺山:2011/12/02~04 (2日早上8:00到4日下午4:30離營)

進階三日禪:

中嶺山:2011/12/16~18 (16日早上8:00到18日下午4:30離營)

張講師RC國學講座:

原則上每週四晚上8:00~9:00 舉行(若遇講師出差則順延/詳情請參黃庭禪網站

10/19 黃庭禪分享會邀請您 

        給感覺一個「家」 - 黃庭禪邀請您一起找回心的家......

        凡有感覺必有位置

        當感覺迎面而來時,你如何對待?
        視而不見?打壓排斥?還是呵護眷戀?
        造物者早就為它們準備了一個家
        一個只有你才能安置的地方。

        各種情緒產生時,您知道您將它們放在什麼地方嗎?

        當您感覺心頭"心鹿亂撞","忐忑不安","欣喜若狂"各種情緒產生時,您知道您將它們放在什麼地方嗎?

        時間:2010/10/19 PM7:30〜9:00

        分享會主題:給感覺一個「家」(活動詳情)
        .     地點:集思台大會議中心洛克廳
        .     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 (國立台灣大學第二活動中心內)
        .     交通資訊:捷運公館站二號出口(面向羅斯福路左轉,步行約兩分鐘)
        .     報名專線:02 - 2217-4564
        .     報名信箱:share100 @htz.org.tw

張講師新作

.     張講師新作:「找回失落的自己」 -- 李茲出版歡迎訂購) 

編輯推薦:
曾經試過打坐的人大概都聽過,打坐時腦中不能胡思亂想,不能存在任何思想,但這有可能做得到嗎?這個想法的源頭就是佛家的「無念」一說,無念應該解釋成「不要有念頭」吧?難道不是嗎? 《找回失落的自己》作者張慶祥講師居然說我們這樣理解大有問題,不但想錯、作法錯,而且還錯怪了聖賢高僧。因為我們誤解的名詞還真是不少,讀張講師這本書時可能會一直驚呼連連,但講師另外的一個重要提醒是,當你被嚇到時,去觀察你心輪中的能量變化,這樣你就已經做到「活在當下」了,猜到了嗎?活在當下絕對不是教人,吃飯時專心吃飯,寫報告時專心寫報告……(文/李茲文化總編輯吳玟琪)

. 「論語CD」已全套出版了(歡迎訂購

.     戀戀澎湖彎電台-- 專訪張講師側錄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張講師「靜禪班講師時間」側錄:安心之道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張講師「靜禪班講師時間」側錄:活在當下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張講師RC國學講座系列」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楞嚴經-第九卷(一~二) 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孔子家語(一)~(二十二 困誓)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孟子(四)~(七)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論語選集(一)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春秋」已PO網站(歡迎下載)(歡迎下載

各期電子報下載:黃庭禪各期電子報線上查詢網址

 
中華黃庭禪學會
http://www.htz.org.tw
各期電子報下載: 黃庭禪各期電子報線上查詢
投稿或心得分享: idro.joan@gmail.com; 1004898501@qq.com
歡迎轉寄與分享: 點選轉寄電子報連結或直接轉寄此封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