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黃庭禪學會2012.02.11電子報
本期摘要
 

一、主題文章:《學而時習》

生活中每件小事都是練習的好機會,修行是否進步就在於日常生活的事件中,您是善於抓住機會練習的呢,還是常常放過機會,卻在事件來臨時抱怨為何學的東西派不上用途?從現在開始,學而時習之,成效就會彰顯。

二、經典故事欣賞:但學曹溪禪,不必肉邊菜

這篇摘自《六祖壇經》當中的小故事 ,不僅揭示了祖師當年在艱險的環境中,艱苦修行的事蹟,更是提醒我們,一切不好的、錯誤的習性要儘早改正,不給自己任何的理由和藉口,才能真正的進步。

三、誤會集拾遺:陰陽五行引證

借舍利弗的疑問,佛陀將"陰陽"與萬物根源的"無極",詳盡的為後世眾生解讀。讓我們明白,人的本心本性也是由一股妙氣組成,修行離不開人人身中本自具足的這股氣,也就是——如來藏。

 
主題文章:學而時習 作者:賴鸝芳
 

學習經典半年有多了,總覺得自己是囫圇吞棗,沒有深入、紮實去學,更沒有把經典中的智慧變成動詞來落實到日常生活中,所以感覺到自己身上沒什麼大的體會和改變。進入自我探索第二階後,開始學習法佈施,匆忙找了外甥女就開講《六祖壇經》,講了第一品後就發現無法繼續,因為我自己都沒吃透經意,講起來總是詞不達意。於是只好停下來重新認認真真,反反覆覆聽講師講的《六祖壇經》。就在第一品裡,五祖對六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反覆聽著這句,心裡琢磨:我識本心了嗎?答案是否定的。我比較幸運的是老公比我還先學黃庭禪,所以可以隨時找他分享探討,就"不識本心、學法無益"這句話,我們探討了一番,發現我們都沒有抓住觀察情緒這一主軸,沒有紮紮實實地練習黃庭一竅的氣機變化,把方向瞄準在打坐、站樁養氣上了,所以三心四相怎麼掃除呢。

雖然意識到方向有偏,卻沒看到背後的實質。講師每週四的國學講座我是必聽的,聽到"執轡"二十五,子夏在夫子面前講了一大篇天道運數與動物懷胎月數的關係,還得意洋洋,我和老公都哈哈大笑,這說的不就是以前的我嗎,總喜歡問些與人倫無關,與生活工作無關的奇談怪志。

課後細細的想,以前的我總關注那些用不上的知識,現在沒那麼多時間來看天南地北、稀奇古怪的趣聞了,但是否我已經開始腳踏實地了呢?想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而我學黃庭禪這麼長時間了,非但不識本心,好像每次有情緒時,都是給情緒拖著走。突然當頭一棒,我整個學習過程還是在尚玄好奇!我是打著精進之名,行尚玄好奇之實,雖然天天打坐、站樁,說穿了追求的只是今天氣感是否比昨天強了,昨天氣在沖喉嚨,今天氣在沖腦袋;昨天氣在體內像高壓氣槍,今天在體內如徐風習習,還是在貪著這些!

每天打坐時聽著講師引導詞的開篇是:「靜坐的目的是為了體驗心的無相,以及性的自在。」我怎麼就自動忽略了這關鍵,而走到反面去了呢,在打坐時找相來捆綁自己,無怪乎總也看不到情緒的浪頭,更無法看清情緒的組成成分。

決定認認真真、紮紮實實從頭開始觀察黃庭氣機變化,可又不知怎麼下手,小的情緒覺察不到,大的情緒來了又給拖著走。還是那句話:我比較幸運的是老公比我還先學黃庭禪,有時會給我提個醒,並可以相互分享,相互促進。我一直有個毛病,早上起床刷牙時總是乾嘔,我一直以為是胃氣不好,沒有在意。素食一年多了,胃的小毛小病已經全沒了,可是早起刷牙時乾嘔的毛病一直還在。前幾天我老公聽到我又在發作,問我怎麼會這樣,我想都沒想就說是胃氣不好,他說"你吃素後胃不是都很好了嗎?觀觀黃庭看看。"一語驚醒夢中人,是呀,"學而時習之",我天天打著觀黃庭的旗號等著有大的情緒時才來觀,可是有大的情緒發生時又常常給情緒拖了幾公里遠還沒覺察出來,這還叫"時習之"嗎?生活不就是主要以這些小習慣,小動作組成的嗎?於是開始每天早上刷牙時觀黃庭。

第一天,黃庭一片茫然,乾嘔依舊;第二天,嘔吐感上來時,閉上眼睛反觀,放鬆胸膛,如此三番四次,乾嘔減輕;第三天,如法炮製,隱約看到黃庭有股氣上竄時,喉嚨有不適感,最後還是乾嘔一次;第四天,先閉上眼睛,讓黃庭的氣呈現出來才開始刷牙,看到了,從黃庭湧起一股酥麻的氣,接著喉嚨就反應要嘔吐,看著喉嚨的感覺嚥了一口唾液,沒事了。嚥下唾液時帶點牙膏味甜的,這時突然發現,哦!這麼多年以為胃氣不好,其實是潔癖,因為我一直覺得早上刷牙前的唾液是有很多細菌的,不能嚥下去,刷牙時又特別多唾液,於是黃庭就出現想吐的感覺,就出現乾嘔的現象。這麼多年了,隱藏在乾嘔後面的真相居然沒看出來,真的無明啊!這小小的成就讓我喜不自勝。學而時習,原來就是要能抓得住時機,踏實的去練習,對於習性重重的我們,這樣的練習時機真可謂無所不在啊,只是之前被忽略了,現在開始,隨時隨地,都是練習觀照的好時機!


本期目錄...

 
經典故事欣賞:但學曹溪禪,不必肉邊菜
 

慧能後至曹溪。慧能得受五祖傳法之後,沒想到一路被幾百人追殺,想要奪他的衣缽,一路逃跑,後來到了曹溪這個地方隱居。又被惡人尋逐。但最後還是被那些想要奪他衣缽的人發現蹤跡。乃於四會,避難獵人隊中,六祖逃到四會這個地方,剛好碰到一隊獵人 ,就隱藏在獵人隊裡面,以免再次被人發現。還記得五祖和六祖要分離時,曾告訴六祖說:「遇會則藏」,指的就是到四會這個地方的際遇。

凡經一十五載,在獵人隊裡總共隱藏了十五年時間,這漫長的時間看起來六祖毫無作為,但其實正好給他一個好好修行的空間。

時與獵人隨宜說法。這隊的獵人還真是頗具善緣,一有空六祖就為他們講授佛法。獵人常令守網,每見生命,盡放之。獵人去打獵的時候,就叫六祖幫他們守網,但每次看見有活的動物誤入陷阱,六祖就會把它給放生了,這是六祖的慈悲,只有已經死掉的,才會留著給獵人。

每至飯時,以菜寄煮肉鍋。每次到吃飯的時候,獵人當然都是吃肉,六祖沒素食可以吃,自己也沒鍋子可以煮,就摘些野菜,寄放在獵人的鍋裡燙一燙,就吃。或問,則對曰:'但吃肉邊菜'。有人看見就問說:修行不是吃素的嗎?怎麼你會吃肉鍋呢?六祖說"我沒有吃肉,只是不得已吃肉邊的菜而已"。這個就是:"肉邊菜"這個名詞的由來。自此之後,很多素食的人,也學六祖吃肉邊菜,這雖然很不錯,但是我們要瞭解,六祖是在幾百人追殺的境遇下,舉目無親孤立無援的的情況下,唯有一個獵人隊可以暫時寄託。這種情況下,六祖仍不忘素食的初衷,只是不得已的情況下,改採肉邊菜的選擇。而我們在沒有任何不得已或危險的情況下,為什麼也要學著吃肉邊菜呢?

不是有句話說:「善學柳下惠,不必師其跡;善學曹溪禪,不必肉邊菜。」柳下惠為了要救一個凍昏的女子,把那女子抱在懷中一整個晚上,有美女坐懷而不亂的高風亮節,而那些想學柳下惠氣節的人,大可不必刻意去找一個美女來抱一個晚上,然後看看會不會亂性吧!該守的禮數還是要守,抱著女子的人,不必以柳下惠做藉口啦!同樣的,想要學六祖道行的人,不要以曹溪六祖在不得已情況下曾吃肉邊菜為藉口,因為我們不是毫無自己作主的自由,我們不是有一百人在追殺,我們不是舉目無親,只剩下一隊的獵人可以依託,因此不要以此為藉口。

況且以六祖的定性,六祖的清淨,六祖的見性,六祖的氣機暢旺,縱然吃肉邊菜,他內在剝陰取陽的代謝速度,是遠超過常人啊!而我們的心未明,性未見,習氣深重,以致內在重重濁陰,又怎能如六祖般吃肉邊菜還能清靜法身呢,所以善學曹溪禪哪,不必學肉邊菜這一招,要盡完成三餐純淨的素食,才能使自己的心性更上層樓。

這句「善學曹溪禪,不必肉邊菜」,也在提醒我們,一切不對的、有害的習氣要儘早改正,不限於肉邊菜這一項。不要總是替習氣找藉口,那只會阻礙我們的進步,這是有志修為的人所要注意的。

本期目錄...

 
 

大梵天王問決疑經六大品第五

爾時舍利弗。即從座起。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上世之時。有轉輪王。布於世間治世正法。而說眾生身心。即是「木、火、土、金、水」成也。如來所說異之。而說空風火水地所成也。何為是乎?

譯:那時舍利弗從座中起立,合掌問佛說:世尊啊!上古時代有統領人間的轉輪王,說遍佈人世間的一切法,以及眾生的身心,都是「木、火、土、金、水」這五行的作用所造就出來的。但這與佛先前說的有所差異,佛說世間的一切是「空、風、火、水、地」所造就出來的,為什麼這兩個說法會有所不同呢?

佛告舍利弗。汝善如來。問之如是。彼上世時。轉輪聖王。依大梵天(色界諸天的同名)大聖王說。唯說天地成後之法。七佛所說。見其未成天地時事而說。此法未生眾生。前成大地。未成大地。前成諸天。未成欲天前成陰陽。未成陰陽有大氣。

譯:佛陀告訴舍利弗說,你真是善解我意呀,能為眾生問這樣的問題。上世轉輪聖王的說法,乃是站在大梵天(色界諸天)天王的角度來立論的,因此所說的是天地形成之後的現象。而七佛所說的法,是直指天地未生成之前的現象而立論的。七佛說的法乃看到眾生未生出之前先有大地,大地未生出之前先有諸天,欲界諸天未生出之前先有陰陽二氣,而陰陽未生出之前,先有一股「大氣」。

大氣者。是大空之有空。無始無終。茲有大法。亦此大法無始無終。與空同元。當知此法。是即正理。猶為空主。是名法性。名如來藏。

譯:這大氣乃是在一切都還沒誕生(大空)之前,就已存在空裡的一股妙氣(在第四分稱它為「空氣」)。在一切都還沒開始也沒結束之前,這大氣裡就包藏著能生一切的大法在裡面,也就是這早已具足的大法讓它無始也無終,讓它與「空氣」同為一切的根源。這大氣之中具足的法,那具足的正理,才是那股空氣的主宰,佛經中稱它叫「法性」,又叫它「如來藏」。

(附註:還記得嗎?在法界品第四分裡面曾說:「云何空氣成世法界。無始無終大空之中。無始無終有一妙氣。是如來藏。」故知這裡所說的大氣,就是第四分所說的空氣,或稱為妙氣,或稱為法性,或稱為如來藏,名雖不同,實則同一股氣也。

依此法故。大空有氣。依此大氣。能作陰陽。依此陰陽。作上天。依上天故。亦作大地。成大地故。生諸眾生。眾生亦依彼法成覺。成大覺者。即名諸佛。

譯:因為有這真法的存在,無始無終的大空之時就有一股氣存在。因為有了大氣的存在,才能生出陰陽;因為有了陰陽才能生出諸天,因為有了諸天才生出大地;因為有了大地,才能生出眾生;眾生最後也是要靠著那股具足在身中的大氣,而修成正覺的。而人中的大覺者我們就尊稱他為佛。

(附註:由這段可知,人所要修持的本心本性,正由是那股氣所做出來的,故修佛離不開人人身中本自具足的那股大氣,離開不了自有的如來藏,只有依著這大氣才能成正覺,才能成佛。而這股氣在陰陽之前,是這股氣化出陰陽及世上的一切。這說法與中華老祖宗所說的的"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一致。也與孔子在易經裡所說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的精神一致。也就是說,如來佛以「大氣」、妙氣、空氣、如來藏來代表奇妙的萬物本源,而中華老祖宗則用「無極」,易經則用「易」來代表這個不可言喻的本源。可見如來佛說的大氣、妙氣、空氣、如來藏,正是東方先祖所說的「無極」、易經所說的「易」。名雖不同而實皆一物也。由此可知,儒釋道三教所見無殊。)

是故七佛說六大法。所謂空風火水地識。

譯:因此佛對眾生說法,基本上要談到六大項,也就是「空、風、火、水、地、識」這六項。

(附註:空就是金、風就是木,因此「空風火水地」也正是東方的「金木水火土」,下回再引佛經證明。那為什麼再加個「識」呢?識就是感覺,這字是對修行來說的,修行就是對自身如來藏的覺受提起正覺,以便從喜怒習氣裡走出來,因此多加了個「識」字,來提升它的重要性。這「識」正是來自如來藏,也就是庲自那股大氣裡的妙覺,這妙覺才是大氣裡最有價值的功能,因此談大氣時,不能只談空、風、水、火、地(也就是五行),必需加上個「識」字才完整,因此說「六大」。從以上這段佛經可以證明,佛陀不只談到陰陽,而且談到陰陽及萬物的根源「無極」,只是佛陀使用大氣、妙氣、空氣、如來藏等名詞來稱呼它而已,故知東西方修行都在修一個本源,一股天然的妙氣,實無二致。至於東方的五行,如來則以「空風火水地」來稱呼,下回再引經證明。)

———— 未完待續 ————

本期目錄...

 
最新活動訊息與張講師新作
 

初階二日禪

鄭州:2012/03/03~03/04 (2日晚上開始上課)

上海:2012/03/10~03/11 (9日晚上開始上課)

中嶺山:2012/03/17~03/18 (16日晚上開始上課)

杭州:2012/04/07~04/08 (6日晚上開始上課)

初階三日禪

中嶺山:2012/02/25~02/27 (25日早上8:00到27日下午4:30離營)

進階三日禪

中嶺山:2012/03/23~03/25 (23日早上8:00到25日下午4:30離營)

張講師RC國學講座:

原則上每週四晚上8:00~9:00 舉行(若遇講師出差則順延/詳情請參黃庭禪網站

張講師新作

.     張講師新作:「平心靜氣」 -- 李茲出版歡迎訂購) 
               ——讀500字換速一生平心靜氣:新解修心雙經典,孟子心氣說與中庸首章

本書特色:
. 《孟子心氣說》短短三百多字,讀通即能養「浩然之氣」;《中庸首章》不過一○九字,懂得就可解脫無盡煩惱。張德芬喻黃庭禪修為其心靈追尋上最後一片拼圖,此兩篇經典即為黃庭禪修的入門必修。
.黃庭禪張講師多年來遍讀經典,因為此二經典,開悟到心與氣的關係,之前百思不解的經文,霎時豁然開朗,因此推崇這兩篇經文為修心者首選。
.兩篇經文相加不到500字,很快背誦。是平心靜氣的心靈萬金油。
.非單字單句解釋,作者妙解經典,真正幫你理解古人的思想脈絡。瞭解什麼是「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之後,你就會恍然大悟,那和佛家的「金剛法身」、道家的「得丹」是指同一件事;瞭解喜怒哀樂發動時要如何對治情緒,是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最困難的功課。

. 「論語CD」已全套出版了(歡迎訂購

.     戀戀澎湖彎電臺 -- 專訪張講師側錄 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張講師「靜禪班講師時間」側錄:安心之道 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張講師「靜禪班講師時間」側錄:活在當下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張講師RC國學講座系列」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楞嚴經-第九卷(一~二) 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孔子家語(一)~(四十一 正論解)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孟子(四)~(七)已PO網站(歡迎下載

.     論語選集(一)已PO網站(歡迎下載

.「春秋」已PO網站(歡迎下載)(歡迎下載

各期電子報下載:黃庭禪各期電子報線上查詢網址

 
中華黃庭禪學會
http://www.htz.org.tw
各期電子報下載: 黃庭禪各期電子報線上查詢
投稿或心得分享: idro.joan@gmail.com; 1004898501@qq.com
歡迎轉寄與分享: 點選轉寄電子報連結或直接轉寄此封電子報